這是篇拖了太久的文,繼三月份高捷試乘與光之穹頂的介紹後,其實還挺想找機會去看看各站的特色,趁著日前離職到高雄渡假,大略走過一趟後,因為犯懶,居然又是半個月過去,還是認份的把它整理出來吧!

搭車時間:97年6月11日下午
拍攝相機:Olympus SP550UZ


從獅甲站出發,搭乘往小港方向捷運,非假日的午後,車上的乘客不擁擠,仍有零星的位子可坐



原來是要去R4高雄國際機場站看裝置藝術的,只是不知怎的豬頭症發作,居然一路搭到終點的R3小港站了......也罷,剛好到這沒來過的地區晃晃......



    大太陽下走了老遠,終於到了R4機場站,進入站區後,就看見由兩道藝術牆所構成,名為『凝聚的綠寶石』(Emerald Laminata)的公共藝術展品。
   這件委由德裔加拿大籍玻璃大師Lutz Haufschild 所創作的作品,以「水」為發想主題,共運用了10220片玻璃,層層堆疊出兩道美麗的藝術牆。透過背面加裝的燈光投射,更能產生特殊的光影效果。兩道藝術牆分別稱為「生命之樹」與「無窮無盡」,象徵生命持續綿延的堅毅與希望,及浪花推岸無窮無盡的意象。
   在曾經為了爭取工業發展,導致水源土地遭受污染的港都,這件藝術品的存在,對於提醒我們珍惜自然、尊重生態的觀念而言更加意義非凡。


這一部份的藝術牆稱為『生命之樹』。







這一道藝術牆則稱為『無窮無盡』



湊近去看看生命之樹,可以感受到它如波瀾般起伏的湧動



以玻璃堆疊建構而成的紋理



從機場站上車後,搭著車直接來到R17世運站,這裡也是高捷紅線地面高架站區的起點,視野相當開闊,從月台就能看到下一站的站區,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




從月台的另一邊可以看見無所不在的東帝士85大樓...原來世運站離我的住處沒多遠嘛!(說夢話,被巴暈...




世運站的公共裝置藝術品:『半屏山之魂』(Floating Forest),由兩位美籍大師Ron Wood 和 Christian Karl Janssen創作,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數位藝術玻璃作品。
『半屏山之魂』是以「
高雄人與
山的故事」為發想主題,結合水彩、攝影、光影交錯的數位影像,使用「多層折光法」(Light Bending),經過複雜精密的手續將原始構圖由2D轉3D之後,再以數位方式將立體3D影像轉回2D,最後再輸出在車站的玻璃天井上。透過自然灑落的陽光,彩色玻璃上的構圖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光影演繹,立體而充滿動感,是一件極為令人驚豔的傑作。



創作靈感的來源---景觀地標『半屏山』
小時候印象深刻的那座傳說中讓貪心的人們吃掉大半邊的『半屏山』,如今終於識得真面目



還在興建中的世運主場館



從左楠路、中海路口遠望世運站。
彷彿正要張帆遠颺的船艦造型建築,運用了綠建築的概念,除了高度回收的環保建材之外,內部空間並以屋頂挑高及採光天井設計,除了讓空氣對流順暢,更利用自然採光,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。






R18油廠國小站連結月台兩邊的站區天頂,又是一個兼具美觀與運用自然採光的良好範例



從車站月台就看得見的油廠國小,話說從世運站開始,這個地區跟中油公司的羈絆還真是濃到化不開呀!



由終點站R23橋頭火車站遠眺橋頭糖廠方向,看見很多人是專程搭捷運到糖廠站來吃冰的唷!



R23橋頭火車站與台鐵共構的候車區,現在要搭乘火車都只能從這裡進出了



R23橋頭火車站的公共裝置藝術品:『天工開物』(Divine Labor Leads the Industrialization),由享譽中外的台灣本土藝術家,亦是「美濃窯」的創辦人,朱邦雄先生創作。
作品以「大地」為主題,寬九公尺、高十二公尺,運用美濃窯的特殊製作技術,共計以一千三百多塊陶板組合而成。作品中曾經主宰著橋頭地區經濟命脈的載運蔗糖小火車,橫越大地而去,非但紀錄了橋頭地區與自然大地相倚共存的繁華過往,也象徵著台灣正朝向更進步的新時代邁進。



已經關閉的橋頭火車站入口,與背後的現代化高架捷運站區及軌道相比,小小的車站建築流露出一種別有韻致的樸拙美麗



剛進站的台鐵電車,仍然堅守在地區火車路線崗位上的列車長背影



沿著鐵道旁的圍牆前行,走進尋常人家的街巷中,不時可以看見古雅的老房子擠身在新蓋好的樓房之間





橋頭老街的黃昏市場正要開始熱鬧起來




典型的閩式巴洛克式風格洋樓,在向晚的陽光下安靜的訴說著橋頭曾經的繁盛風華




人聲鼎沸的黃昏市場



販賣的品項以民生日常用品、食材為主,遊逛的人群裡也幾乎全是當地住民,不見有觀光客的身影,感覺更貼近原汁原味的老街風情



往小港方向的列車進站,該是回家的時候了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ceanbree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